2023年-邵武市林产行业加工协会林地监测报告总结
时间:2023-10-30 22:29:24 来源: 作者:
2023年-邵武市林产行业加工协会
林地监测报告总结
掌握认证区林地经营的相关变化动态,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,维护林地经营可持续性,促进认证区环境、社会、经济健康发展。
二、监测范围纳入FSC认证的为邵武市9个乡镇22个行政村的林地,经营总面积10352.67公顷,其中竹林面积为9484.8公顷;其他林种面积为1047.87公顷。
三、监测项目及方法采取样地检测、取样送检、日常森林巡护和相关方或专家咨询等方式对2023年营林情况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监测:
1、经营活动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影响
2、森林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变化
3、高保林保护情况、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情况
4、生长量、采伐量、林产品收获量
5、营林规划实施情况和经营目标监测结果
四、监测结果1、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情况:
1)森林更新和培育:目前竹林均为成熟林,阔叶林全部为生态公益林,均划为代表性样区,采取保护性经营模式,本年度没有人工更新培育和更新改造活动, 全部为天然更新。
2)更新树种:规划里明确规定了乡土基因树的种名称,本年度没有人工更新补植活动和新造林活动,全部为天然更新;
3)物种入侵:经访谈林业站和村委会,在认证区未发现外来入侵物种,未产生负面影响。
4)转基因生物体:通过样地监测和巡护监测,认证区主要为当地生态特征的植物群落(常绿阔叶林)和竹林,附近的人工林也主要为乡土物种-杉木,林下植被均为本地的杂灌和杂草,没有转基因物种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。
5)化学品使用:认证区林地经营使用少量农笋竹专用肥,没有使用一定的除草剂,水源区都设为水源涵养林,作为生态公益林保护,所以化学品的使用对土壤环境没有大的影响,主要是提升土壤肥力;
6)垃圾和废弃物:各乡镇有卫生村庄考核机制,采取垃圾带回置换日用品行动,联合体在整个推进中,大力的宣传推进垃圾的分类管理,国家层面也从制度上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统一管理,所以林区垃圾较少,逐步在改善中;采伐剩余物有留在林地中自然腐化,作为肥料的自然演替,竹林采伐基本上在一般用材林区域,水源附近有设置缓冲带,采伐剩余物和垃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;
7)土质和水质:经认证区送样检测,认证区林地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符合一般林地土壤特征,土质符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三级标准;水质:根据对下游水库的水质检测结果,水质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。
8)森林管护(来源于护林员巡护数据和林业局森防办、防火办数据):
a)火灾:根据护林员监测数据,认证区域内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。
b) 病虫害:林区未发生规模的病虫害灾害,零星病虫害均在检测中,因为没有成灾,所以未进行规模病虫害防治;
c) 自然灾害:自然灾害一般在7月份的雨季,会有部分乡镇的公路边,出现了轻微的滑坡、落石现象,滑坡落石对路边的竹木有轻微的破坏,但是,整个林区植被和生态保护措施较好,自然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较小;
9) 竹材采伐集材主要为人工,竹林林道为原有林道,竹材采取溜山集材的方式, 竹林采伐不允许采伐竹林中的乔木和针叶树种,所以采伐和集材道的利用,对生物多样性、环境价值、栖息地环境等影响有限;
2、社会影响情况(1)非法活动情况:林区内为发现非法活动现象;
(2)林地纠纷:认证区内林权清晰未发生林地纠纷案件。
(3)投诉争议:2023年度,目前成员区投诉争议为0,职工投诉争议为0;认证区内男女评等无歧视现象。
(4)培训:公司对认证成员和职工等进行了3次的培训,培训涉及了竹林培育、FSC标准要求、操作要求等,培训完成率85%以上。
(5)工人权利:公司按照FSC要求建立并贯彻执行了争议解决、工资、用工制度和公平补偿、性别平等、职工权益保障等规则;全年没有发生投诉争议、腐败和隐私泄密情况,所有员工均加入社保,工资有及时支付,没有拖欠货款的情况发生;
(6)当地社区和原住民:公司经过社区访谈和利益方咨询,确定了社区和相邻方,并识别了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场所(如寺庙、取水口、风水林等),林地经营为当地社区农户经营,营林活动对寺庙和当地社区不会产生影响。利益相关方对林地经营都持正面评价,获得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和肯定。认证区内未发生重大冲突及纠纷。
(7)事先知情并同意:公司在签约中有事先的知情同意书通知所有的社区签约成员,建立了社区的微信联络群、发放了经营操作手册等,并在公司网站公告经营结果、监测结果、高保林保护措施等,重要的信息及最新的变更信息在微信群中通知各村,各村传达;公司每年召集了相关方举行座谈会,参与经营规划、经营措施适宜性、社区状况、改进要求等进行意见收集和讨论,并达成一致意见;
(8)安全健康:通过培训和宣传,以及安全装备的配备,林区和职工没有出现工伤事故,安全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;
(9)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:公司推进竹材的利用,为当地竹林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,在公司发展中,优先当地社区的招聘、雇佣,并对当地的福利事业进行扶持和赞助,透过专家的竹林培育知识的传播,提升经济的发展;
3、生长量、产量和林地更新管理等林地状况1)森林生长量
根据样地调查推算,认证区范围内总生长量为350万株以上。
2)竹材产量
据常年竹材周期产量估算,据初步统计2023年认证区竹材年采伐量在 8.3万吨。
3) 非木质林产品-竹笋产量
项目区域内的非木质林产品主要是竹笋,根据林业局林业产业股的计算,及各村访谈问询情况, 项目区域内的竹笋产量预估在1.685万吨,产值在16234万元;
4)生产经销成本和利润
2023年林产品销售总额预估为51779万元,其中竹材销售为51779万。
4、高保护价值林及动植物多样性公司通过利益方参与的情况下,咨询专家、访谈相关者,确定了林区内的高保护价值森林为1611.26公顷,主要有典型的植被-常绿阔叶林(H3),饮用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(H4)、和水源保护和健康保护等林地(H6);
通过对不类型的高保林设置了样地和日常的随机监测,监测调查高保林样地平均每亩活立木蓄积9.71立方米,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。无野生动物破坏事件,水土保持良好,没有发生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。
植物落叶层加厚,提升了水质,净化了水源,增加土壤肥力。
- 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
1) 公司根据林地特征,设置了5个样地,其中3个竹林样地,2个阔叶林样地,对代表性样区、高保林、天然阔叶林、当地典型的植物群落(常绿阔叶林林带)等进行监测,用于监测生长量、环境因子、生物多样性特征变化、生长量变化等实施了监测,结果显示生长量增加符合要求,竹林留笋养竹平均大于60株,阔叶林生长量为4.5%以上,均符合标准要求;
2)通过对水质、土壤的取样送样监测,土壤和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,特别是饮用水源符合饮用水的国家标准;
3)常绿阔叶林划为代表性样区,实施封山育林,生态公益林和竹林中的针阔叶灌木禁止采伐,有效的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受保护的植物物种;禁止猎杀野生动物和枪支的有效管理,动物种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,林区鸟类和野生动物越来越多,生态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;
4)林区内未发生任何林地转化的情况,竹林经营采取低强度的间伐形式,环境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保护;
结论: 通过FSC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,在相关方参与的情况下制定了经营措施、保护措施,极大地改善和减缓了森林经营对生态环境、社会环境价值,确保了环境价值的变化是朝着友好的环境价值变化的趋势,通过减缓化学品的使用,社区权利的识别和遵守、现代经营技术的推广、当地社区和职工权益的保障,极大地改善了森林经营的环境、社会和经济价值,确保可持续的森林经营;
2023年10月30日